鄰居長期以深夜喧嘩、噪音干擾,導致我失眠、精神衰弱,甚至得憂鬱症,有法可管嗎?

【鄰居長期以深夜喧嘩、噪音干擾,導致我失眠、精神衰弱,甚至得憂鬱症,有法可管嗎?】
 

案例一:鄰居冷氣的低頻噪音遲遲不肯改善,可以檢舉開罰嗎?

案例二:每天定時的冷氣和抽水馬達噪音,造成我精神耗弱、甚至產生憂鬱症、焦慮症等傾向,可以請求賠償嗎?

 
除了獨棟且左右都沒有相鄰住宅外,現代人們在住居的選擇上,幾乎不可避免鄰居的存在,有時候好的鄰居會互相幫忙,但有的時候因為鄰居活動而產生的噪音,嚴重的話真的會讓我們抓狂。
 
今天來跟大家聊聊關於公寓大廈裡,鄰居住戶常見的三個噪音問題。
 

一、怎麼樣算是噪音,我覺得很吵就能算嗎?

二、長期持續的噪音有沒有法源依據可以檢舉、開罰或提告?

三、如果是寵物造成的噪音,有法可檢舉開罰嗎?

 
 

一、怎麼樣算是噪音,我覺得很吵就能算嗎?

 
噪音的定義,依《噪音管制法》第3條規定,是要超過「管制標準」之聲音。
 
而《噪音管制標準》中各細項,依地區、時間音量(分貝)各有所不同的規範,本文不一一列舉。
 
此外,若是同時符合「不具持續性或不易量測而足以妨害他人生活安寧之聲音」,也是噪音的一種。※《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處理辦法》第11條。
 
所以總結來說,要達到構成噪音的程度,聲音來源本身的分貝必須超過法定依據才行,不是我們隨便認為鄰居造成的聲響太大,就都是噪音。
 
 

二、長期持續的噪音有沒有法源依據可以檢舉、開罰或提告?

 
如果是設有管理委員會的住宅,可以先請管委會代為轉達或溝通改善,如果情況再沒有改善,下一步就是請管委會報警處理;若是沒有管理委員會的住居,住戶得自行報警處理。※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》第16條。
 
不過如果到了溝通也無法改善的程度,相信這樣的噪音不會是第一次擾人,建議民眾可以先自行蒐證留存,警方到了之後有可能是勸導或開罰的方式處理。※《社會秩序維護法》第33條、第72條第3款、《噪音管制法》第6條。
 
本文所舉的案例一:『鄰居冷氣的低頻噪音遲遲不肯改善,可以有檢舉開罰的罰則嗎?』就可適用上述的情況。
 
在開罰的罰鍰金額中,有《社會秩序維護法》第72條:最高六千元以下的罰鍰,以及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》第47條:三千元以上一萬五千元以下的罰鍰(不改善或不履行者,得連續處罰。)
 
不過罰鍰是繳給國家的,我們得不到這些裁罰,如果是因為噪音而導致我們身心有遭受到損害,例如本文所舉的案例二:『每天定時的冷氣和抽水馬達噪音,造成我精神耗弱、甚至產生憂鬱症、焦慮症等傾向,可以請求賠償嗎?』。
 
如果是這樣的情況,屬於侵權行為的部分,我們可以另行提告來請求損害賠償,如果能證實我們受到的損害是因為這些噪音所歸咎的話,如果有就醫證明及醫療費用單據的話,是可以一併請求賠償的。※《民法》第184條、第195條、第793條。
 
 

三、如果是寵物造成的噪音,有法可檢舉開罰嗎?

 
在諮詢的時候,也很常被問到,如果是受不了鄰居飼養的寵物因為吠叫而產生的噪音,有沒有辦法報警開罰?
 
答案是可以的,一切都和前項報警的做法一樣,不過建議大家還是先自行蒐證,然後溝通未果的話,才進到報警這一步驟,畢竟左鄰右舍出門相遇的機會多,有時候能溝通解決問題也比較不會撕破臉。
 
 
吳于安律師小叮嚀
 
鄰居之間相處,能夠互相體諒的話是最好的,但是如果忍讓到自己身心都出狀況的話,就千萬不要姑息這樣的作法,必要時刻還是可以向律師諮詢,走法律途徑討回自己的損失喔!
 
※本文同步授權威傳媒刊登。
分享: